
你想贏?就得讓別人見血。有時候,這些傷甚至是你自己造成的,高爾夫就是如此詭異。除了冠軍以外的人,週日的痛苦令人揮之不去。

偶爾,冠軍會毫髮無傷地鑽過圍繩,就像那年拳王泰森 91 秒就擊倒斯平克斯(Michael Spinks)。換成高爾夫的話,大概就是:24 歲的老虎伍茲在 2000 年美國公開賽(圓石灘)以 15 桿輾壓對手;或是 22 歲的麥克羅伊在2011年美國公開賽(國會鄉村)狂贏了8桿。(那時候他們都還太年輕,無法體會這有多難。)但更多時候,終場鈴響起時,總會見血。你想爭冠?就得挨揍。你想贏?就得讓別人見血。有時候,這些傷甚至是你自己造成的,高爾夫就是如此詭異。除了冠軍以外的人,週日的痛苦令人揮之不去。
這些殘酷的畫面就在眾目睽睽之下,透過螢幕、越過圍繩、甚至就在圍繩內。球員、桿弟、主播、球迷,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盯著,當一位爭冠的球員倒下時,即使不是肉體上也是精神上。你幾乎能聽到霍華德·科賽爾的喊聲:某人倒地了!羅瑞·麥克羅伊就經常是那某人。這位微駝背的愛爾蘭人,如今 36 歲,歷經各種第四輪的創傷,包括四大賽四次屈居第二。我們不只一次想問:他還能再爬起來嗎?

這個月在奧克芒鄉村俱樂部,麥克羅伊將迎來第 14 次機會,爭奪他的第二座美國公開賽冠軍。可說是「贏了就賺到」,畢竟他已成就職業生涯大滿貫。你錯了。
去年在松林球場(Pinehurst)猶如蒸氣室般的比賽痛苦,在過去12 個月裡,並未因為他之後的重大成就而消失。事情不是這樣演變的。下次通靈時把阿諾·帕瑪叫來問問,他會告訴你。他會從 1962 年的奧克盟開始說起,然後滔滔不絕。晚年時,帕瑪仍念念不忘 1974 年翼足(Winged Foot)的往事。想像他低沉的嗓音:明明只要星期天打出平標準桿就能贏的。在大賽中錯失的遺憾,會陪伴你一輩子。
你覺得喬丹·史畢斯(Jordan Spieth)能忘掉 2016年名人賽決賽第 12 洞的四柏忌嗎?不可能。那麥克羅伊在 2011 年奧古斯塔週日打出 80 桿呢?想都別想。當時兩位都是那場悲慘結局中最後一組出發的球員。還有菲爾·米寇森,他在美國公開賽拿過五次亞軍?人生任何領域,錯失的機會永遠無法真正遺忘。麥克羅伊說自己記性不好,這說起來很簡單。
去年在松林球場的決賽輪,當麥克羅伊站在標準桿 3 桿的第 15 洞開球台時,他是以低於標準桿 8 桿的成績領先。只要能在最後 4 洞以平標準桿作收,他就有望贏得近十年來的首場大賽冠軍。第 72 洞的柏忌就像一記電擊。(不到 15 分鐘,他就知道了:他以一桿之差與冠軍失之交臂。),而第 16 洞那記 30 英吋的保帕推桿失手,同樣致命。但這場崩盤其實始於第 15 洞,他的開球打過頭,就此搭上柏忌列車。選錯球桿、打錯球路、錯的時機。
這種事會發生。高爾夫本來就很難。有時候,柏忌就是柏忌,沒那麼糟,整體來看還能接受。有時候,柏忌像是一記耳光,是個警鐘。而第 15 洞這個柏忌,兩者都不是。它就像你結婚那天穿的西裝上,那根莫名其妙鬆開的線頭,你一拉就停不下來了。
那個悶熱的週日晚上,麥克羅伊沒有和冠軍〔LIV 壓榨隊(Crushers)的隊長布萊森·迪向博〕握手就匆匆離場,也沒有接受媒體訪問,確實有失風度。但誰能無過呢?沒有人。用麥克羅伊自己常說的話來形容「失去理智」。當時的他,無論是心理還是狀態都徹底崩潰。你不禁要問:他是不是也到此為止了?

或者,你早在 2023 年父親節就開始這麼懷疑了?當時麥克羅伊在洛杉磯鄉村俱樂部的美國公開賽上,以一桿之差敗給溫德姆·克拉克。又或是 2022 年 7 月,那個週日下午他眼看就要加入老虎伍茲和尼克勞斯的行列,成為聖安卓老球場的英國公開賽冠軍得主,直到卡梅隆·史密斯殺了出來。他在後九洞打出 30 桿,殺進那場熱鬧狂歡的派對,也捧走了那只老酒壺獎盃。更讓人心碎的是,羅瑞的妻子、女兒和父母當時就住在第 18 洞旁的魯薩克斯酒店房間裡,看著比賽的結局。這種痛,有如萬箭穿心 。
然而,尚未結束:根據多方可信且與他關係密切的消息,麥克羅伊本人從未失去信念。在溫德姆·克拉克奪冠的洛杉磯之夜,他是這麼說的:「就算要我再經歷一百次這樣的週日,只要能再贏得一座大賽冠軍,我都願意。」
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:花更多時間與心理學家、推桿教練、揮桿教練、球桿技師、體能專家和數據分析師合作;更深入研讀萊恩·霍利得的《障礙就是道路》;更多的與湯姆·布雷迪(Tom Brady)進行競技場中人對談(效果顯著!)。今年四月名人賽延長賽第一洞,當賈斯汀·羅斯(Justin Rose)準備推 20 英尺的小鳥推時,麥克羅伊腦中只有一個念頭:他會推進。完整的心理劇本是:羅斯進、我也進、我們回第 18 洞發球台。這三個預測最後只實現了一個。羅斯沒進,麥克羅伊從一碼外推進了一個下坡、側斜的右曲路線推桿,冠軍荒終於結束。這一次,麥克羅伊跪倒在果嶺上,但身份已是冠軍。他成為史上第六位完成職業生涯大滿貫的球員。說來奇怪,現代高爾夫褲怎麼能做到完全不沾草漬?但唯有這項運動激盪的情緒,歷久彌新。(未完待續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