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亞洲業餘高球界的年度盛事——2025年亞太業餘錦標賽,本週四在杜拜阿聯酋高爾夫俱樂部議會球場正式點燃戰火。由陳季群領銜的六人台灣精英隊伍已經抵達訓練場地,為這場決定「綠夾克」和「聖安德魯斯」入場券的關鍵戰役做準備。專業球評的角度來看,這支隊伍充滿潛力與看點。陳季群的豐富經驗、蕭育楷的奪冠雄心,以及余俊廷的初次挑戰,都讓今年的台灣隊伍在國際賽場上備受矚目。他們能否突破潘政琮在2012年創下的亞軍紀錄,將是所有高球愛好者關注的焦點。

經驗老將領航:陳季群的穩健策略與心態
身為隊伍中最具經驗的選手,陳季群(休斯頓大學大二)第五次參加AAC,他的回歸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資產。雖然他曾在2021年踏上杜拜,但這次的議會球場讓他感受到球道收窄,必須調整策略。這顯示出這位選手成熟的心態:不戀棧過往成績,專注於當下的球場特性。
陳季群強調「享受每一桿的執行」,而非只看結果,這種「接受結果」的心態,正是業餘選手挑戰頂尖賽事時心態調適的關鍵。他的穩定發揮,將是台灣隊伍能否全員晉級的定海神針。

轉職在即:蕭育楷與余俊廷的強烈企圖心
來自普渡大學的蕭育楷,這次參賽背負著更深層的意義。這很可能是他轉職業前最後一次參加亞太業餘錦標賽,他明確表露了「贏得冠軍」的渴望。
作為一位即將畢業並計劃參加Korn Ferry巡迴賽資格賽的選手,蕭育楷不僅是要爭取大師賽門票的榮耀,更是在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一次決心宣示,他所說的「全力以赴,不留遺憾」極具決心。同時,首次登板的余俊廷(加州大學爾灣分校),對球場條件觀察入微,並設定了明確的「打出負桿」目標,展現了新生代選手的高標準自我要求。
突破歷史:頂級獎勵誘發的團隊潛能
亞太業餘錦標賽提供的獎勵,是所有業餘賽事中最頂尖的——冠軍可直接獲得2026年美國名人賽和第154屆英國公開賽的入場券。這對選手是極大的激勵。台灣選手過去的最佳成績是潘政琮在2012年獲得的亞軍,以及劉永華在2019年的並列季軍。
今年這支由六位NCAA體系的精英組成的隊伍,具備高度的競爭力和國際適應性。我們期待他們能夠在壓力與榮耀的雙重驅動下,發揮集體力量,力爭打破紀錄,讓台灣高球在亞太區再次寫下輝煌篇章。
DATA:AAC
EDIT:Jimmy
